完整法文發音教學(七):去鼻音化

鼻化元音 ([ɛ̃]、[ɑ̃] 和 [ɔ̃]) 是氣流同時從口腔和鼻腔送出的元音(如不認識請先參閱前文:傳送門)。它們寫的拼寫方式一般為:元音字母 + m 或 n,譬如音標篇中的例子:cinq、temps、bonjour 等等。另一方面,也存在很多同樣拼寫方式,卻不是鼻化元音的情況,譬如:image [imaʒ] 而不是 [ɛ̃maʒ]、bonne [bɔn] 而不是 [bɔ̃]。為甚麼呢?這是因為去鼻音化 (dénasalisation) 的現象——這就是今次要談的題目。

所謂去鼻音化,其實就是把原來同時從口腔和鼻腔送出的氣流,變成只從口腔送出;換言之,去掉鼻腔氣流的部分。實際上,這會使拼寫中原本不發音的 [n] 或 [m] 重新出現。以下直接用例子說明兩種去鼻音化的情況。

以 important [ɛ̃pɔrtɑ̃] 為例,當中的 im 讀 [ɛ̃]。

但在以下兩種情況,[ɛ̃] 都被去掉了,而拼寫中的 [m] 音則連同另一元音重新出現:

1. double m/n

immédiat [imedja] 的 im 因為兩個 m 而讀 [im]

2. m/n 後接元音字母

image [imaʒ] 的 im 因為後接元音字母 a 而讀 [im]

這兩種情況其實很常見,像初學者必會遇上的不定冠詞 un → une 、國藉的陰陽性轉換 canadien → canadienne,便是如此。但當然也不能排除例外,譬如動詞 emmener [ɑ̃mne] 既是雙 m 又後接元音字母 e,但 em 依然讀 [ɑ̃]。但例外只不過說明了常規,以後大家在遇上時可以特別注意。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