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不同母語的人學習法文時,會因為各自的母語習慣而產生類似困難。有時候,發音困難除了是口腔肌肉不習慣,也有可能是聽覺對某些發音不敏感,把不同發音混同,於是亦無從模仿。所以在模仿和糾正困難的發音之前,先確定自己聽得出讀音間的細微分別就顯得特別重要。這「常見發音問題」系列將會特別注重聽、說間之聯繫,詳細說明華語學習者常見的發音困難。
第一個常見的問題是搞不懂 [e] 和 [ɛ] 的分別。我們將會它們跟 [i] 和 [a] 一起討論。
先聽 :élève [elɛv]
再聽: é [e] & è [ɛ]
多聽幾次,試試區分它們的分別。
概括而言,é [e] 比較類似英文字母 A 的讀音(省去最後合起牙齒的動作),è [ɛ] 則類似英文單字中 air 中的元音讀音(省去 r 的捲舌動作)。
實際上怎樣發音?教科書會這樣寫:
[e]:舌尖抵著下齒,嘴唇的形狀扁平,開口度略大於 [i]
[ɛ]:舌尖抵著下齒,舌的前面部分稍微抬起,開口度略小於 [a]
舌尖抵著下齒是兩個音的共通點,要謹記。至於 [e] 和 [ɛ] 發音時的其他舌頭位置和口型,下面將會在圖像的幫助下逐一說明。我們會以 [i] 和 [a]
這兩個相對容易的元音作為出發點。

當你了解 [i] 和 [a] 的舌頭位置之後,[e] 和 [ɛ] 其實亦不難,因為它們的位置就在 [i] 和 [a] 中間。如果分四級,而 [i] 的舌頭位置很高,[a] 很低的話,那麼 [e] 就是稍高,[ɛ] 就是稍低。現在可以再試一次持續發 [i] 音,然後把舌頭位置逐級降低至 [a] 的位置,期間保持 [i] 的口型。這樣,你應可感受到中間 [e] 和 [ɛ] 的大概發音和舌頭位置。
熟練舌頭位置之後便到口型。[i]、[e]、[ɛ]、[a] 的順序除了是舌頭由高至低,也是開口度由小至大:
接著的練習是嘗試以 [i] 音為起點持續發音,然後參考上圖把把慢慢口張開。你可以自己實驗一下把舌頭固定在 [i] 的位置,只改變口型來感受四個發音的口型差異。
了解口型之後,便可以固定口型,然後透過移動舌頭位置來微調發音。譬如 [e] 音,可以先從 [i] 的口型稍稍張開,再把舌頭略為下移,看看像不像 [e] 音,再決定是否須要改變舌頭位置。感覺對了(當然最好還是找別人聽聽),便可用其他詞彙來練習發音,讓口部肌肉適應該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