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完成過去時 vs 複合過去時——兩種過去時的分別

法文未完成過去時複合過去時這兩種過去的分別,是法文學習常見難關,三言兩語間往往難以說明它們的分別。本文將會以不同的比較點,比對兩種(直陳式)過去時的差異,希望藉此達到清晰解說之目的。

定義重溫

開始之前,重溫一下複合過去時和未完成過去時的核心定義,

複合過去時表達:

1)在過去特定時刻發生
2)已完成的事情

未完成過去時表示:

1) 在一個過去的時間段內正在進行 / 正在完成
2) 起始和終結不明確的事情

我們將從以上定義出發,進行比較。往後如有疑問,也應回頭參照這些定義。

比較點

一般而言,複合過去時較強調動作或事件的完成,未完成過去時強調狀態和延續性。如果從更實際的應用角度考慮,嘗試再細分兩者的差異時,可以作以下粗略區分(隨後以例子一一闡述):

複合過去時 passé composé未完成過去時 imparfait
完成度已完成未完成 / 正在完成
敘事作用表達一次性的動作和事件描述背景、人物外表和內心
特定時間標記
延續性有限而明確不明確

比較一:敘事作用及完成度

Le téléphone sonnait quand je suis entré.
我進門的時候,電話正響。

我進門(的完成),發生在電話正響起(未完成)之時,電話響起是背景,進門是事件。在這例子中,進門之後,理論上電話可以繼續響。

Le téléphone a sonné quand j'entrais.
我進門的時候,電話響。

電話響起(的完成),發生在我進門(未完成)之際。 進門是背景,電話響起是事件。在這例子中,電話響完之後,理論上「我」仍可在進門的途中。

Quand l'accident est arrivé, j'avais peur et mon visage était pâle.
意外發生時,我很害怕,臉色蒼白。

當意外發生(完成),「我」的外在狀態是臉色蒼白(未完成),心理狀態是害怕(未完成)。

比較二:特定時間標記

Hier matin, je n'ai pas su le mot de passe de la porte.
昨天早晨,我不知道大門的密碼。

Je ne savais pas la réponse.
我不知道答案。

前句有特定時間標記,用複合過去時,後句沒有,用未完成過去時。這是因為特定時間標記傾向表示一次性事件。注意,特定時間標記可能隱含在上文下理中,沒有標明,這種情況也該用複合過去時。

比較三:延續性

Dans l'enfance, je lisais beaucoup de livres.
童年時,我讀很多書。

Cette année, j'ai lu beaucoup de livres comme toujours.
這一年,我一如以往地讀很多書。

在未完成過去時一文中,我們提過它的基本用法之一是表達過去的重覆性和習慣性。然而,複合過去時也可表達習慣,就像在第二句例子。差別在於,第一句提到的時間 enfnace 「童年」,是一個較為模糊、不明確的延續,而第二句的時間 cette année 「這一年」,則屬較為有限而明確的時間。前一種情況下,我們用未完成過去時,後一種則用複合過去時。

常見誤解與文學特例

初學者容易有一個錯誤印象,以為動作或事件的時間長短會影響兩個過去時的使用。然而實際上,用哪個過去時其實跟某個動作本身發生的時長無關。以筆跌下和進門兩個事件為例,前者不到一秒,後者約數秒,但放在一起的時候,它們各自都可以使用未完成過去時或複合過去時,視乎想表達的意思。

兩個接連的事件(兩個複合過去時)

Le stylo est tombé. Je suis entré.
筆跌下。我進門。

兩個正在完成的事件(兩個未完成過去時)

Le stylo tombait. J'entrais.
筆跌下。我進門。

我進門作為背景(進門是未完成過去時、跌下是複合過去時)

Le stylo est tombé quand j'entrais.
我進門時,筆跌下。

筆跌下作為背景(跌下是未完成過去時,進門是複合過去時)

Le stylo tombait quand je suis entré.
我進門時,筆正跌下。

前文亦提過在文學裡,即使有特定時間標記,又表示有限的延續性,作家仍會用未完成過去時來營造文學效果,所以讀文學作品時不要太意外。

(featured image: L'Arrivée d'un train à La Ciotat by Louis Lumière)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