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st 和 il est 的分別

上篇文章學完怎樣問「誰」和「甚麼」的問題。今次討論一下 c'est 和 il est 兩種答覆方法的分別。

乍眼看,以 il est (他是…)來回答 qui est-ce (這是誰?)意思上好像跟 c'est (這是…)沒太大分別。但在法文中,人們通常會選擇用 c'est 答覆,為甚麼呢?

這牽涉 c'est 和 il est 的一些細微差別。一般而言,c'est 用於 (1) 辨識未知的事物和 (2) 作普遍的描述;而 il est 則用於個殊事物的描述

辨識未知 vs 描述已知的事物

A: Qui est-ce?
這是誰?

B: C'est George Perec. C'est un écrivain français.
這是喬治·佩雷克。他是一個法國作家。

A: Il est charmant.
他很有魅力。

這是上篇文章的例句。提問人 A 看見照片,為了弄清楚誰是相中人,於是對相中人的身份向 B 提問。然後 B 便透過 c'est 來協助辨識相中人的身份——這是誰,他有甚麼身份。獲得答覆的 A 接著便用 il est 來描述 George Perec 這個不再需要辨識的、特定的人。我們可以說,c'est 在這裡用於辨識事物,後面接著名詞,而 il est 用於描述已知的事物,後面接著形容詞。

普遍 vs 特殊的描述

與 il est 一樣,c'est 其實也可後接形容詞來描述事物,唯後者僅限於一般、普遍的描述。

例句:

Elles sont belles, ces fleurs.
它們很美,這些花兒。

 

C'est beau, les fleurs.
花兒,很美。

 

C'est beau, une fleur.
花兒,很美。

 

 

第一句的花兒是特定、確指的花朵,是「這些花兒」,不是別的。描述這些個殊的、非普遍性的花兒時,我們用 il est (人稱性數配合後便是 elles sont)。

第二、三句的花兒是普遍的。第二句是的花是總體概念,並不特指某些花。同樣,第三句的花其實不指也不指特定的「這 / 那一朵花」而是普遍的「一朵花」,可以是一朵這裡的花,也可是一朵那兒的花。第二句和第三句的微妙分別在於,前者強調普遍的、總體的、眾數的花,後者強調普遍的、單朵的花,它們都不是在表達某朵 / 某些存在於某處的花。在這,c'est 的功能是表達一般、普遍的評論,後接的形容詞維持中性,不作性數配合

(featured image: l'information scolaire by Robert Doisneau)

This Post Has 2 Comments

  1. 陳嘉雯

    謝謝您的講解 都很清楚詳細 排版也很乾淨 敝人獲益甚多 謝謝

    1. 法文雞

      謝謝,不客氣!

Leave a Reply